欢迎光临卓序暖通设备行业网!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卓序暖通设备行业网-专业生产加工、定做各种金属工艺品

国内金属工艺品加工专业厂家
全国服务电话 全国服务电话 0551-66029451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电话:0551-66029451

传真:+86-0551-66029451

手机:18010435401

邮箱:masizhuolannu@foxmail.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蒙城北路与洪河路交口亚龙湾A座701室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综合管线各间距规范,收藏!

发布时间:2023-03-29 00:52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摘录1 BIM综合原则

一、管线综合原则

1 总原则

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2 有压管让无压管;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安装、维修空间≥500mm;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1.8 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风管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风管布置在最上层,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下层;1.9 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由上到下各专业管线布置顺序为:不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水管;1.10 综合管线间距最小值要求:2 结构专业

2.1 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则不另外表示;

2.2 结构平面中,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2.3 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均需要结构专业确认,并在结构图上表示;2.4 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开洞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穿梁定位需要经过结构专业确认,并同时在结构图上表示;2.5 在剪力墙上穿洞时,一般对于尺寸小于300x300的洞口,不另外表示。但设备专业留洞,需要注意留在墙的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墙端或者拐角处,避免碰到暗柱。现场在墙上留洞时,如果发现洞口碰暗柱情况,需要通知结构专业进行处理;2.6 在连梁上穿洞时,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800;2.7 结构不表示的小洞口,其他专业一定要表示清楚,并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2.8 结构楼板上,柱帽范围不可穿洞。3 水专业

3.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3.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3.3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3.4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2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3.5 喷淋管离吊顶间间距应为管外壁离吊顶间距净空不小于100mm;3.6 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3.7 桥架在水管的上层或水平布置时要留有足够空间;3.8 水管与桥架层叠铺设时,要放在桥架下方;3.9 管线不应该挡门、窗,应避免通过电机盘、配电盘、仪表盘上方;3.10 管线外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100mm,管线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应错开位置,若需并列安装,净距不宜小于200mm;3.11 注意冷凝水排水管均有防结露层厚度为25mm;3.12 排水管道的坡度控制表格:4 暖通专业

4.1 应保证无压管(空调专业仅冷凝水管)的重力坡度,并尽量避免无压管与其它管道交叉及叠加,以控制层高;

4.2 对于管道的外壁、法兰边缘及热绝缘层外壁等管路最突出的部位,距墙壁或柱边的净距应≥100mm;4.3 如遇到空间不足的管廊,可与设计师沟通,断面尺寸改小,便于提高标高;4.4 冷凝水应考虑坡度,吊顶的实际安装高度通常由冷凝水的最低点决定,冷凝水管从风机盘管至水平干管坡度不小于0.01,冷凝水干管应按排水方向做不小于0.008的下行坡度;4.5 空调冷冻水管、乙二醇管、空调风管、吊顶内的排烟风管均需设置保温,风管法兰宽度一般可按35mm考虑。5 电气专业

5.1 电缆线槽、桥架宜高出地面2.2m以上。线槽和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宜小于0.3m;

5.2 电缆桥架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和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符合以下要求:

5.3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00mm;

5.4 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m;5.5 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不小于0.6m;当电缆桥架边沿距离墙、风管等水平物体侧净距不小于0.6m时(局部1米以下的柱子可不受影响),该两组电缆桥架的平行间距可按照不小于0.2m处理。桥架距墙壁或柱边净距≥100mm;5.6 电缆桥架内侧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0.3m;5.7 电缆桥架多层安装时,控制电缆间不小于0.15m,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25m,当电缆桥架为不小于30°的夹角交叉时,该间距可适当减小0.1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不小于0.5m,如有屏蔽盖可减少到0.3m,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不小于0.3m;5.8 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5.9 通信桥架距离其他桥架水平间距至少300mm,垂直距离至少300mm,防止其它桥磁场干扰;5.10 桥架上下翻时要放缓坡,桥架与其他管道平行间距≥100mm;5.11 桥架不宜穿楼梯间、空调机房、管井、风井等,遇到后尽量绕行;5.12 强电桥架要靠近配电间的位置安装,如果强电桥架与弱电桥架上下安装时,优先考虑强电桥架放在上方;5.13 当有高、低压桥架上下安装时,高压桥架应在低压桥架上方布置,且两者距离不小于0.5m;5.14 弱电线槽之间间距不小于10mm;5.15 弱电线槽与强电桥架之间间距不小于300mm;5.16 如强电采用接地金属线槽,弱电线槽与强电线槽之间间距不小于150mm。二、BIM管线综合1管线综合前对建模的要求1.1 建筑专业建模:要求楼梯间、电梯间、管井、楼梯、配电间、空调机房、泵房、换热站管廊尺寸、天花板高度等定位须准确;1.2 结构专业建模:要求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与定位尺寸须与图纸一致;管廊内梁底标高需要与设计要求一致,如遇到管线穿梁需要设计方给出详细的配筋图,BIM做出管线穿梁的节点;1.3 水专业建模要求:各系统的命名须与图纸保持一致;一些需要增加坡度的水管须按图纸要求建出坡度;系统中的各类阀门须按图纸中的位置加入;有保温层的管线,须建出保温层;1.4 暖通专业建模要求:要求各系统的命名须与图纸一致;影响管线综合的一些设备、末端须按图纸要求建出,例如:风机盘管、风口等;暖通水系统建模要求同水专业建模要求一致;有保温层的管线,须建出保温层;1.5 电气专业:要求各系统名称须与图纸一致。2 管线综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 明确吊顶空间内各位置梁底标高及其吊顶高度;2.2 检查各专业是否有缺少模型的情况,了解各管廊复杂位置;2.3 按设计要求定出风管底标高、水管中心标高;2.4 按各专业要求分出各自在吊顶空间内的位置。一般施工情况从上至下为暖通专业、电气专业、水专业;2.5 模型中图纸的路由需要发生改变,请与设计方协调。暖通风专业遇到空间特别紧凑的管廊,但又要保证吊顶高度的情况,需要改变截面尺寸时,应与设计师方面协调。摘录2 室外综合管网篇

来源:建筑工程鲁班联盟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室外综合管网,即建筑楼外配套管网,主要包括:排水管道( 污水管、雨水管)、热力管道、煤气管道、供水管道(自来水管、中水管、纯净水管)、通讯及智能化管线(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电力管线等。由于室外综合管网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只有做好前期策划和过程管控,才能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本文就从①综合设计②施工工序两方面,总结室外综合管网工程的实施要点,对于我们在项目中实施参考很有帮助。

综合设计篇

室外综合管网涉及专业繁多,前期要综合设计,合理统筹安排,解决各专业管线布置及其相互间的矛盾。本节就系统性地总结室外综合管网施工的原则,以供参考。

1室外综合管网施工的“四让”原则1.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2. 埋管浅的管道让埋管深的管道     3. 单管让双管

4. 柔性材料管道让刚性材料管道

2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线2. 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3. 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4. 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5. 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并按照电力管线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信管线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原则布置6. 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排列在一起7. 新建管线让原有管线8. 施工量小的让施工量大的

9. 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3交叉排列顺序1. 各种工程管线不应在垂直方向重叠直埋敷设2. 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道上面3. 煤气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上面(热力管道除外)4. 电力管道应在热力管道下面、其他管道上面5. 热力管应在可燃气体管道及给水管道上面

6. 工程管线在交叉点的高程应根据排水管线的高程确定

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道上面

煤气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上面(热力管道除外)

电力管道应在热力管道下面、其他管道上面

热力管应在可燃气体管道及给水管道上面

管道有交叉时注意要满足最小垂直净距

4综合管网的审查重点➣ 燃气考虑与其他管线距离尤其在交叉时审核调压站位置是否影响正常使用考虑燃气管道回填➣ 热力换热站位置是否合适与其他管道交叉处对管道标高进行核对➣ 给水确定泵房位置及主管道能否满足整个园区正常使用核对给水管道走向交叉处核对标高➣ 排水核对管道标高及市政主管道标高看是否能将水排出由于管道为无压管道所以要仔细核对各管道找坡方向➣ 电力

注意与其他管道间的间距

5结合园建绿化景观审查

综合管网不仅仅是受地下和地上建筑制约,也受到园建及绿化景观的制约。为了控制景观构筑物、园林小品及绿化组团种植等与市政综合管网位置出现交叉,影响后期园林施工,甚至导致个别市政管线无法验收,从而影响项目的按期交房和正常使用。园林工程在设计阶段,必须紧密结合市政综合管网设计方案及综合管网图,进行合图审核,保证景观效果的正常实现和市政管线的正常交付使用。审图要点如下:

1. 景观构造物、小品、重要出入口等重要节点是否避开燃气调压箱、室外箱式变电站等;2. 大型组团绿地的位置是否避开管线密集区域;3. 各专业管线原则上不能在首层小院内穿过,以免影响以后检修,尤其控制主管道的检修井进小院;4. 燃气管道要求竖向和水平方向1米范围内都不能有构筑物,包括小品、水景、永久性花钵及围墙等,不能有乔禾和大型灌木种植。室外燃气调压箱周边1.2米范围内不能有构筑物和乔灌木种植;5. 自来水和消防管线的竖向不能有构筑物和乔灌木种植,可以种植池球类和绿篱。消防的水泵接合器的位置尽量不要设计高的地形,水泵接合器的井室不能随意按地形升降;6. 电力管线与绿化种植及构筑物交叉,可以协调市政管线或电力局进行调整,但如果出入户的管线标高已确认,建筑已预留,调整管线的水平和竖向位置可以会增加费用,综合比较后再确定优化方案。尽量避开电力管井(室)进行种植。7. 给排水管线必须严格控制其埋深,检查景观总平图中的最低处,包括绿地最低点、水池和水系位置是否有给排水管线,景观设计标高是否能满足水管的埋深要求。尽量将给排水管线避开水景,水景内不能出现任何管井;8. 排水管道因属无压管,景观排水系统在设计前,必须了解每一个市政雨水井的标高,防止雨水倒灌;9. 一般车库顶板的排水是从中间往四周或两侧排水,如果两栋楼间的绿地是在车库顶板上,一定要结合楼间的市政雨水井,在靠近楼的散水位置增加渗排水管道,尤其首层带庭院的住宅,将雨水引出排到市政雨水井;10. 化粪池的位置尽量避开主要出入口、广场及高的地形上,这样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11. 景观设计要考虑好对各种不能避开的外露的各种箱体进行美化或弱化处理。

室外管网综合设计是一门艺术,需要对各专业兼顾,并对每个交叉点进行标高核对。在现场还需要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标高和线位进行调整,稍有不慎可能出现水不能排出,进户管接不上等情况。需要从设计人员到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完美。

施工工序篇

本文是中海地产项目针对室外综合管网工程,总结的工序质量验收标准及要求,值得工程朋友们参考实施。

室外管网施工主要工序:

管道材料准备——场平测量定位放线——土方开挖——沟底基础施工测量——管道防腐、安装——管道井施工——管道闭水、打压——管沟回填——井盖安装

工序质量验收制度要求:

施工单位在每道工序完成后,要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项目专业工程师到场验收检查和签字认可,并进行影像资料留底存档,使每一道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凡是本工程规定需要设计人员参加的工序检查,应会同设计人员一并参加。未经验收检查合格并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室外各埋设管道

➤ 质量验收标准

1、合格证书资料齐全,按各管道相应国标参数进行测量长度与壁厚,按10/100根比例抽检。2、埋地钢管防腐层符合规范。3、外观要求:波纹管内外壁不得有气泡、裂口、分裂变色线及明显的标志。管材内壁应光滑平整不应有明显波纹,套管外壁波纹要均匀,不得有凹陷现象。套管波纹凹部内外壁应紧密熔接,不得有脱开现象。套管的端部切口要平整、光滑。切面于管材的轴线(垂直度偏差不超过最小平均内径的3.5%)。切割位置控制在内外壁粘合处。

4、堆码整齐有防雨防晒防止滚动的措施。

➤ 要求说明

1、甲供材:所到物资由发包人项目部会同承包人项目、监理工程师共同验收,签订“甲供物资初步验收表”。2、甲指乙供及乙供材:材料进场前由承包人提交加之“甲指乙供物资申报表”及“乙供物资申报表”,经发包人项目部审核通过后方可选择使用;第一批材料进场时承包人需向发包人提供拟选用材料的相关资料及样品备案,发包人及监理对到场材料进行验收,施工期间,可随时进行抽样送检或对一封闭部位进行破坏性检测。3、如发现破损裂口、变形等缺陷材料,应及时剔除。2场平标高测量

➤ 质量验收标准

1、室外场地回填到位密实度符合规范。2、场平标高符合景观设计标高。

3、场地移交手续已经办理完成。

➤ 要求说明

1、综合管网施工前需与景观施工图进行叠图,优化雨污水检查井位置,规避阴阳井、检查井尽量不设置在大门口和花台内。2、中心线坐标验收:采用经纬仪检查承包人放线安置的各里程桩坐标与图纸是否吻合。

3、高程验收:采用经纬仪三角高程复核承包人测定的高程是否满足规范及图纸的规定,复核雨污水管施工完成后顶标高是否与景观标高冲突。

3管道定位放线

➤ 质量验收标准

1、室外综合管线叠图审核完成。2、管道各转角设控制桩及施工桩,复核各管线里程桩位置与图纸相符。3、核对地下临时管线(临水、临电)位置分布图交叉冲突标记。

4、检查井位置不与硬景位置冲突。

➤ 要求说明

1、架设全站仪拟定管网施工控制点,根据管网全线长度及转角数量拟定施工控制点,分别为管网起点,终点及管网转角点及过长管段中间点。

2、在控制桩完成后,用白石灰洒出管网线路及其配合性构筑物(如混凝土井室)位置,确定土方开挖线及开挖位置。

4管沟开挖

➤ 质量验收标准

1、管道沟槽边坡符合安全规范,边坡为1:0.3,槽深大于4米应打钢板桩支持,2~4米可横板立板支撑。2、沟槽开挖后,应分段分别挖好集水坑,备用污水泵排除沟槽内集水。

3、沟底标高与设计吻合。

➤ 要求说明

1、会同监理检查开挖管沟槽底标高是否与设计图纸吻合。2、除满足回填要求的好土,多余弃土、弃石块堆放处距槽口边缘须大于0.8m,高度低于1.0m,以防止弃块滚落入槽发生安全事故。

3、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如果土质不合格,需采取对应的土质换填措施防止沉降。

5沟底基础施工

➤ 质量验收标准

1、沟底为回填土时基础砼标号或碎石垫层及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2、管沟基础垫层横截面大于管道300mm。

3、雨污排水管沟底标高及坡度平整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

➤ 要求说明

埋地管道基础施工前,必须检验沟槽开挖的深度、宽度和坡度应满足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坡度要求,验槽合格后,尽快浇注混凝土,同时严格控制平基面的高度,基础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6室外电缆沟

➤ 质量验收标准

1、沟底滑水为千分之三设置纵坡,每隔50m在沟井处设置集水井并预DN100pvc排水管与就近雨水管网相通。2、沟壁砌体砂浆饱满密实无开裂渗水。3、成品压顶与墙体粘结密实,原浆勾缝宽带一致。4、电缆支架沿壁小于800mm间距,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0~100mm。

5、支架型号大小与设计吻合,通常扁铁表面平齐,接地符合规范。

➤ 要求说明

1、电缆沟的侧壁采用240mm厚实心砖墙砌筑,砌筑完成后,在沟内侧抹20mm的1:3水泥砂浆,表面压青光。2、电缆支架应固定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mm。支架的水平间距应一致,层间距离不应小于2 倍电缆外径加10mm,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应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50mm。

3、电缆支架宜与沟壁预埋件焊接,焊接处防腐,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支架的同层横撑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5mm,并与电缆沟坡度一致。

7室外设备和管道防腐

➤ 质量验收标准

1、涂层厚度检测,用磁性测厚仪测定其厚度不得小于涉及厚度,否则,应增加涂装道数直至合格。常用石油沥青防腐蚀涂层一般普通防腐层厚度不应小于3mm,允许偏差为-0.3mm;加强防腐层厚度为6mm,允许偏差为-0.5mm;特加强型防腐厚度为9mm,允许偏差为-0.5mm。其他防腐涂层按相应规范标准检测。

2、外观检查无脱皮、漏刷、泛锈、气泡、透底。

➤ 要求说明

1、埋地设备和管道防腐蚀工程应在涂装作业完成后,涂覆层已经干涸,隐蔽作业之前进行检查验收。在气温低于-25℃时,不得进行管子的防腐蚀施工。2、地上管道防腐蚀涂层厚度按管道总延长米检查。每300m抽查3点(不足300m时,按300m考虑),其中2点以上不合格时即为不合格;如其中1点不合格时,再抽测2点,如仍有1点不合格时,则全部为不合格。

3、埋地管道防腐蚀涂层厚度,每20根管子抽查1根,每根测3个截面,每截面应测上、左、右三点。其中1点不合格时,在抽查2根,如仍有1根不合格时,应逐根检查。

8管道敷设

➤ 质量验收标准

1、承插连接管道插口有完整专用垫圈,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复核排水管道无倒坡,与其他管道埋设深度无冲突。2 、管轴线位置的偏差要求在15mm以内;管内底高程偏差要求在10mm以内;相邻管节内错口要求偏差在3mm以内。3、检查安装完成管材、管件无变形、裂痕、破损;各接口处密封良好。

4、管道下方不能用硬块塞填方法进行坡度调整,回填土上的管道支墩符合规范要求。

➤ 要求说明

1、再次复核基础标高和中心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管材、管件的承插口内垫圈完整,工作面必须平整,尺寸准确,以保证接口密封性能良好。2、检查坡度是否按图施工或有无倒坡现象,管道两侧下脚位置是否采用黄砂填铺。3、当管道敷设在岩层或石层时基础采用砂垫层,接口处为混凝土基层。管道管径DN>300mm的管道,在管道的弯头、三通及管道端部应设置支墩,支墩一般用100号混凝土浇注,并且保证支墩与土体紧密接触。

4、埋设燃气管道的沿线应连续敷设警示带。警示带敷设前应将敷设面压实,并平整地敷设在管道的正上方,距管顶的距离宜为0.3~0.5m,但不得敷设于路基和路面里。

9管道检查井

➤ 质量验收标准

1、 检查井的位置、规格、做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砌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注,井壁垂直、表面抹灰密实不透水。2、井底清洁干净有导水槽,无垃圾、无障碍物体。3、井底及井框沿边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4、检查井内主支管接驳口与管壁顺平密实无管道凹凸。

➤ 要求说明

1、砌块应垂直砌筑,需收口砌筑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收口;圆井采用砌块逐层砌筑收口,四面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大于30mm,偏心收口时每层收进不应大于50mm。

2、检查井安装完成后上方需采取成品保护措施防止施工垃圾或景观回填平场时堵塞官网,建议做法如下:1)用彩条布或帆布将检查井包裹严实;2)将木工板加工成比检查井直径略尺寸大并用铁钉固定在检查井上方。

10雨污水闭水试验

➤ 质量验收标准

1、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2、当管道内径大于500mm时,可按井段数量抽验1/3。

3、将水灌至规定水位后开始记录,观察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检查管道接口是否有渗水痕迹并计算渗水量,不超过对应管径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 要求说明

根据《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雨污水管道闭水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整个管道及检查井的密闭性,湿陷土、膨胀土地方的雨污水管道,回填土前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宜大于1km,带井试验。

11压力管道试压

➤ 质量验收标准

1、再次检查管道外观防腐无脱皮、漏刷、泛锈、气泡、透底。

2、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打压测试。

➤ 要求说明

压力管道(消防埋设管道、供水、供暖等压力管道)在回填土前进行打压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1.5 倍工作压力,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 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确保稳压无泄漏点。

12土方回填

➤ 质量验收标准

1、管道顶部500mm内人工回填良质土夯实。不得含有有机物、冻土以及粒径大于50mm的砖石硬块。

2、按规范标准夯实。

➤ 要求说明

1、雨后填土前检查沟内是否有积水,并测定土中的含水量是否满足压实要求。以防止后期沉降造成管道破坏。

2、沟槽与井室外围的回填土时,管道两侧应同时均允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压实,每层虚铺厚度宜为0.2~0.3m,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必须采用人工压实,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可采用小型机械压实,每层虚铺厚度宜为0.25~0.4m。

13通球试验

➤ 质量验收标准

1、雨污水出户管通球试验,楼栋最后一户卫生间及阳台立管检查口通球至出户外第一个井内,每栋随机一户试验。

2、室外雨污通球试验,要求管道全检。

➤ 要求说明

1、将直径为管径2/3的球放入立管检查口内,冲水在出户第一个井内流出为合格。

2、将直径为管径2/3的足球从井1抛入,在井2流出,每个井逐段试验,监理全数检查验收合格后及时形成书面验收资料和影像资料存档。

14管道井盖

➤ 质量验收标准

1、检查井盖进场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主要包括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检测报告,其时间、批号、类型必须对应。2、井盖文字标识正确、明显,各种功能井盖无混用。

3、同一实地平面的井框上表面与之顺接相平,对井口尺寸(有效直径),雨、污水检查井按700mm控制,专业检查井宜按实际的有效直径控制,允许偏差±10mm,井盖安装高程按±3mm控制,单井各测点及群井最大偏差均按5mm控制。

➤ 要求说明

1、检查井盖、收水井箅进场后必须配套存放,并做好产品标识(每套编号,便于追溯)。现场不得存放不合格品。

2、禁止拆卸混装。井圈加固时拆下井盖、井箅的,必须按相同编号进行管理,保证其安装适配、吻合。

摘录3 电气线管敷设标准

1、电气线管敷设标准化做法:

地下室明敷设金属线管,材质为热镀锌钢管;

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讯、应急照明、 消防广播等线路设计穿金属管保护;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非消防线路15mm)。

屋面、屋顶等室外场所电线管使用热镀锌焊接

钢管或塑料管,固定管卡选择离墙骑马卡;出地面垂直部分线管出线端弯成半圆形弧形防水弯或加防水弯头。

热镀锌线管连接 处用专用接地卡跨接,两卡间连线:RBV-4m㎡;非镀锌钢线管(SC)采用丝接时,连接处的 两端用∮6~8圆管焊跨接地线;紧定管 管子连接件两端顶 丝拧紧至丝帽脱落即可完成接地跨接;

电气导管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小于300mm ,交叉距离不小于100mm;

电气导管穿过变形缝处使用软管连接,软管留有裕量;变形缝其中一端加线盒,金属线 管还需做接地跨接;

电气导管穿过变形缝处使用软管连接,软管留有裕量;变形缝其中一端加线盒,金属线管还需做接地跨接;

2、电气线缆敷设标准化做法:

住宅建筑住户内的空调、卫生间、厨房插座回路均为 独立回路,其电线不与照明回路的电线同穿一根管;说明同一交流回路电线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管、槽内不许接头;

管口有保护措施,穿线时不遗漏带护线套管或护口;室外安装的线管在穿入电线或电缆后,管口进行密封;

箱内接线排列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识准确,电箱内导线连接紧密,不损伤线芯,不断股;

1、电缆预埋管埋设;

2、采购国标镀锌钢管,压制弯头时采用专用液压弯管机,保证电缆预埋管弯管质量。

3、在电缆沟道模板安装前完成电缆预埋管埋设施工,避免因电缆沟道凿孔埋管影响土建施工质量。

电缆预埋管埋设除了按图施工,还应考虑设备接线的实际位置,使电缆预埋管埋设一次到位,避免因埋管位置偏差影响电缆引上线的美观。

箱内接线排列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识准确,电箱内导线连接紧密,不损伤线芯,不断股;

1、根据规程规范高低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按由上而下配置。

2、电缆敷设区域的温度不应高于电缆的允许长期工作温度。电缆与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大于500mm,交叉时应大于200mm,无法达到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3、电缆从电缆架引出采用开孔器开孔,安装电缆管烧焊固定,用阻燃软管接头连接。不用软管接头,保护管端用热塑管热塑。

1)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15m/min,牵引强度不大于7kg/mm2,严防电缆受机械损伤。

2)电缆敷设后两端制作电缆头,用塑料带缠紧,然后使用热缩管热缩,铠装电缆,其钢带要用包箍扎紧。

3、电气接线标准化做法

不同截面的导线采用接续端子后方可压在同一端子上,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齐全;

控制电缆做头后,电缆芯线拉直,排列整齐,绑扎距均匀,间距为100~120mm,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备用芯长度应留有 适当余量,二次接线线芯弯曲弧度一致,接线胶头长短一致。多股线芯压线鼻子,线头露出鼻子0.6~1mm。

4、电气桥架安装标准化做法

支吊架一般直接焊在预埋件上,无预埋铁可用膨胀 螺栓固定。在钢结构上可直接焊接固定,安装好后应对焊接部位补刷油漆。电缆支架应有明显接地且接地良好。

屋面等室外部分场所的桥架选型需考虑底盘为有泄水孔的热镀锌防雨桥架,盖板为防雨型压盖;地下室桥架采用热镀锌材质的桥架(供电等桥架有特殊要求除外);

所有须做防锈处理(非镀锌、烤 漆、喷塑)的桥架支吊架均刷防锈漆和面漆各一遍(宜安装前进行);

电缆桥架水平安装的支吊架间距为1.5~3m;

电缆桥架宽度在 600mm及以下的托盘或梯架使用螺杆吊杆外加角钢吊臂方式的吊架;不同宽度电缆桥架的吊臂规格(详见表格);

靠墙位置的宽度100m及以上电缆桥架的支架可选 择角钢支架方式安装,支架可由桥架厂家配套或供应商自行制作安装;

垂直安装的桥架(如竖井内)支架间距为2米,材质为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钢固定在桥架底部或∠30*3~∠50*5的角钢在桥架的两侧边用螺栓固定。

平行间距:与一般工艺管道0.4米;与易燃易爆管道0.5米;与热力管道有保温时0.5米,无保温时1.5米;交叉间距:与一般工艺管道 0.3米;与易燃易爆管道0.5米;与热力管道有保温时0.3米,无保温时0.5米;

5、电气预分支电缆标准化做法

预分支电缆:电缆井道顶部预埋吊钩;每层固定支架不少于2处,最下层固定支架距地 高度为500mm。

6、电气接地装置标准化做法

焊接搭接长度:圆钢与圆钢或 扁铁≥6d;扁钢与扁钢≥2b。(d为园钢直径,b为扁钢宽度)扁钢搭接焊不小于3个棱边(“两长一短”)

7、电气引下线标准化做法

主体施工时,利用柱内外侧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每组引下线不少于2根≧Ф16mm的钢筋, 并做好标记;

8、电气测试点标准化做法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焊接40*4镀锌扁钢,引致距离室外地面0.5m处,设暗装带不锈钢或塑料盒盖的测试点,盒盖带接地标记;

9、电气避雷带标准化做法

避雷带安装高度150mm,支架间距为1000mm,转角处间距为300mm(上海地区特殊要求除外),间均布置均匀可靠,平正顺直;避雷带穿过伸缩缝和沉降缝,有弧形裕量;

屋面、屋顶的金属管道、 金属水箱、风管、风帽空调外机等所有金属物均与 防雷装置联接(结构施工时要预埋-25*4扁钢);

配电箱(柜)可开启的门用经涮锡处理的铜编织带或RBV-6接地线进行接地跨接,接地线与端子排可靠连接;

地下室、井道等部位明装配电箱墙上安装高度底边距地1.2~1.5m(大型箱1.2m);

10、电气灯具安装标准化做法

疏散通道上的诱导灯间距≦15m(人防工程≦10m);走道转角区≦1m;

航空障碍灯灯具选型:低光强(距地面60m以下装设时采 用)为红色恒定光;高光强(150m以上)为白色闪光;中光强(60~150m)为红或白色闪光;航空障碍灯的电源按主体建筑中最高负荷等级要求供电;

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灯具(水下灯及防水灯具)设等电位联结,其电源设专用漏电保护装置;自电源引入灯具的电线导管采用绝缘导管;

车库出入口处照明灯具不 宜采用吊链安装安装;

软线吊灯的软线两端做保护扣,两端芯线搪锡;当采用螺口灯头时,相线接于螺口灯头中间的端子上;

安全出口灯门框上 100mm安装;双头应急灯底边距地2.4m;疏散灯高度600mm;

11、电气面板安装标准化做法

室内普通面板安装高度(底边距地):开关1.3m,插 座0.3m(卫生间、阳台等部位防溅插座1.5m;抽油烟 机、排气扇插座2.2m;壁挂式空调插座安装高度为 2.0m);观感要求:同一室内偏差小于5mm,并列安装的高度差小于1mm,面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

进户门处客厅照明开关安装位置沿门开启方向即门锁一侧内墙,水平距离门框150~200mm;

1、电缆防火密实,以达到可靠防火的目的。

2、防火封堵外观美观,防火板和防火泥成规则的几何形状,整齐一致。

摘录4 给排水线管敷设标准

给排水

1、给排水排水设备安装标准化做法

连通电梯基坑的集水井排水管底部要与电梯基坑最低处平齐,位于集水井的一端距离井口200~300mm;

排污泵安装时阀门和附件自上至下的安装顺序为闸阀、止回阀、压力表(若设计有)、橡胶接头,且排水管穿越现浇井 盖时增设套管;

伸缩节安装在每层连接横支管的三通下部;高层建筑中≧110的明设排水塑料管道每层设置阻火圈;

排水立管支、吊架选用与管材配套的支、吊架施工;管卡与排水管接触紧密;

立管、支管安装完成后按要求做灌水、通球试验;

同层排水土建结构降板:卫生间内布置为普通三件 套形式,且长边不超过3.5m时,结构降板高度为250mm;卫生间内布置洁具5个以上或长边超过3.5m时,结构降板高度为300mm。浴霸排风留洞中心距上一层卫生间结构板底40mm,留洞尺寸φ80;立管及管件安装:精装房按照设计确定的卫生间器具位置将PE膨胀伸缩节、PE三通或四通、立管连接好,然后安装PVC50二次排水地漏,最后分两次浇筑混凝土吊洞;

2、给排水给水管道安装标准化做法

地下室穿墙套管、穿地面套管、穿屋面套管安装刚性防水套管(此条适用于所有分部);对于管道穿过墙壁之处受振动或者有严密防水要求的构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选材:室内给水支管选PP-R,热熔连接,管卡宜选用闭口卡,不宜使用开口U型卡;泵房给水管、井道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PPR用于冷水(≤40℃)系统时,选用PN1.6MP管材、管件;用于热水系统选用 PN2.0MPa管材、管件。

≥DN100时卡箍连接或者法兰连接,﹤DN100时丝扣连接(此条也适用于消防管)。

屋面明装管道、开放式走廊内管道、地库出入口管道等在冬季达到或接近冰点的管道需要做保温处理,宜采用橡塑或岩棉作为保温层,宜采用镀锌薄钢板或铝合金板作为保护层;

连接方式:系统所有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接或沟槽 式连接。当DN﹤80时采用丝扣连接,DN≧80时可采用沟槽式连接;

选材: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所用管道及其配件均采 用镀锌钢管和镀锌配件;

管道丝口加工无断丝或缺丝,丝扣外露2-4扣;在外露丝扣部分刷红丹防锈漆进行防腐处理;管道与管件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倾斜;按不同的管径加工管道沟槽,不过深或过浅;管卡与管道口径一致,并用配套螺栓紧固;

管道刷漆:管面刷红色面漆,涂刷均匀,无花纹;非镀锌支吊架及配件除锈后刷铁红防锈漆和面漆各一遍;消防喷淋管道选用角钢或槽钢吊架时,DN80及以下单根或两根管 道共用一个吊架时,选用∠40*4角钢做支吊架;DN100及以上单根或 两根管道共用一个吊架时选用5#槽钢角钢做支吊架,3根及以上管道共用一个支吊架时,根据管道规格适当调高角钢或槽钢规格,以满足载荷;

管道支吊架与喷头之间距离不小 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距离不大于750mm;支管上每一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管段设置的吊架不宜少于一个,吊架间距3.6米;管道干管支吊架之间参考距离:DN32~40(含,余同),4米;DN50~80,5米;DN100~150,6.5米;DN200~300,9.5米;管道转弯或接头处增设支吊架;

≥DN50的管道,选用螺杆吊架时,每个15米以内的直线段设置一个防晃支架,管道转向增设防晃支架;喷淋立管固定支架采用5#角铁加工制作,安装高度为1.6m;竖直安装的干管除中间用管卡固定外,还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置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离地面或楼面的距离为1.5~1.8米;

机械三通连接时,应检查机械三通与孔洞的间隙,各部位应均匀,然后再紧固到位;机械三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500mm,机械四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1000mm;机械三通、机械四通连接时支管的口径应满足规定;

喷头:喷头安装时采用专用的弯头或三通连接;喷头末端采用大小头,不采用补芯变径;支路至末端采用DN25的镀锌钢管安装;

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膜片动作灵活,不与管壁发生碰擦;

水泵安装:37KW及以上水泵(含消防喷淋、生活水泵)基础正上方顶板进行检修U型吊钩预埋件预埋,预埋件连同钢板焊牢;

水泵底部采用减震措施;

水泵吸水管如变径,应采用偏心大小头,并使平面朝上,带斜度的一段同朝下;吸水管应设支撑件;

管道进出水管宜设置活动支撑或者支架,防止水泵运行时对附件的振动损坏;按要求悬挂开闭指示牌和喷涂水流方向和文字说明;

防火封堵做法:顶板用防火板封堵, 电缆桥架四周大于100mm的洞口中央使用防火枕,外加防火泥填实;

通风与空调

1、送排风/烟系统标准化做法

支吊架选用螺杆加防晃支架形式;长边尺寸在400mm及以下的风管支吊架最小间距4米,400以上,3米(2500mm以上按设计),垂直安装支架间距4米;防火阀、 排烟阀及排烟口安装单独的支吊架,地下室通风管道每隔6米设置防晃角钢支架;

室外风机增加防雨棚;地下室风机房、水泵房、配电房、弱电房等设备房下设百叶窗,上设通风设备。

风机外露的传动装置(如皮轮等)采取用镀锌铁皮制成的保护罩进行安全防护,直通大气的风口均安装防护网;

2、冷却水管道立管支架:

垂直管道承重支架适用于DN200以上冷却水系统立管;垂直管道固定支架适用于所有型号冷却水系统;

支架详图(一):

1)为方便套管安装及管道保温施工,型钢支架框架底 部与楼板完成面的距离建议不小于150mm;

2)尺寸表(mm)

1)采用本支架时,需相关结构专业考虑管道运行时的荷载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2)固定支架的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见焊接工艺章节),焊接变形应予以矫正;

3)冷却水管道承重支架一般位于管井的最下方,设置数量根据设计要求或受力计算决定;

4)冷却水管一般不考虑管道补偿;

5)只设置一个固定支架时,立管最下方第一个水平支架需要做加固处理或将其支架所用型钢型号放大(具体大小需经过受力分析以后确定,承重支架的受力计算见附录一);

6)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腐处理(见除锈防腐刷油章节),妥善保管。

7)图示仅为单管样式,多管时组合使用;

8)支架肋板及支撑板的选用参见HG/T21629-1999 管架标准图或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 03S402;

9)冬季运行的冷却塔(能源塔)管道设置应参考冷冻水管道。

支架详图(二):

3、管道水平支架标准化做法

适用范围:

1)本支架适用于安装空间比较狭小,特别是吊顶空间受限的部位;

2)本支架仅适用管道外径≤108mm。

4、冷冻机房支架标准化做法

5、风管穿墙、穿楼板标准化做法:

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暴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 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非上述隔墙可不设防护套管。

工艺说明:

1)钢套管和封堵材料应与完成面平齐;明装风管套管表面采用如上图所示得防火板封堵做法;

2)风管吊架采用双螺母锁定,螺杆露出螺杆为2~3 扣;

3)水平风管穿墙或伸缩缝预留洞口加设 1.6mm 以上钢板套管,套管内填 充不然材料。风管穿墙处套管表面加设防火板封堵,在防火板四角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体上。防火板尺寸最少大于预留洞口50mm;

4)风管及防火阀支吊架的螺孔采用机械加工;

落地式空调机组、风机安装(四)

橡胶减振垫与设备底座和设备基础的接合面必须垫钢板。空调机组,冷凝水管应设置水封,水封高度应按设备要求设置,或由计算确定,冷凝水排水距离过长时,水封段应与排水横管断开,防止水流不畅。冷凝水排水干管应设置坡度,坡向排水点,且不可直接插入地漏。

1)风机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产品样本或风机实物对设备基础进行全面检查,符合尺寸要求。

2)设备基础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风机安装前,应在基础表面铲出麻面,使二次浇灌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能与基础紧密结合。

3)安装橡胶减振垫时需要考虑使用环境温度,不可使橡胶减振垫超过使用温度。橡胶减振器一般仅适用于-15~+70℃温度范围。

4)橡胶减振垫串联使用时,中间必须加装钢板隔开,不应超过三层。橡胶减振垫凹纹内必须清洁无杂物,避免影响减振效果。

5)橡胶减震垫与设备底座和设备基础的接合面必须垫钢板。

6)根据设备减振要求可选择橡胶减振器或弹簧减振器。

7)风机箱内附带的弹簧减振器,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及时松开。

小型排风机安装(五):

1)排风机墙上安装时电线套管长度依风机长度或墙厚决定。

2)墙体应为承重墙。如墙体厚度大于风机风筒长度时,可在气流出口端接短管;如墙体厚度小于风筒长度时,多出部分应在室内侧。对于承重的填充墙体,应根据墙厚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框与墙体连接构造由结构专业设计。

3)安装时应先将风机壳体上的电气接线盒拆下,移至墙面适当位置,电源线经套管引到接线盒。接线盒位置、埋管方式应在电气施工图中表示。

4)图2适用于电气接线盒不可拆卸的、但风机整体能从套筒内取出的轴流式通风机安装。

5)图2中筒体各部件均为焊接,焊缝高度不应小于被焊件最小厚度。

6)所有金属构件外露部分均应清楚浮锈后刷防锈底漆两道、调和漆两道。

7)图1中 L值根据风机型号和墙体厚度确定。

8)规格表中安装尺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智能化

1、消防报警标准化做法

报警与联动:不同系统、电流类别的线路不穿在同一管内,线路敷设时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在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导线颜色一致,接线端子应标号;

2、门禁系统标准化做法

单元门进户对讲主机:固定在单元门或者单元旁边侧 墙上,有条件全部装在右侧,根据不同门口机长度确定,确保可视门口机的摄像头距完成面1.5 米高(下左图),主机在室外安装时,应有防水措施;

出门按钮:预埋盒底部距 地标高为 1.3 米,如有开 关预埋同一面墙底部标高持平,两者之间水平间距 0.2米;预埋盒与门边水平间距0.20米(如果空间不够居中放置);

室内分机:预埋盒底部距地为1.3 米高,同一面墙与开关面板水平标高保持一致,预埋86盒底部距地同为 1.3米高;对讲分机预埋盒与开关预埋盒水平间距为 0.2米;

3、入侵报警系统标准化做法

户内报警分机预埋盒与可视对讲户内分机底部保持同一水平,距地 1.3 米高,两者间距为 0.2 米;

壁挂型幕帘探测器预埋盒底部距地2.2米高,安装在与需要防 范的门窗相切垂直的侧墙上,水平方向与需要防范的门窗侧墙 间距为 0.3 米。探测器线缆需隐藏在探测器支架中。分户门门口如需安装红外探测器易采取吸顶安装方式;

4、电视监控系统标准化做法

地下车库壁挂式安装,预埋线盒底部距地2.5米高;吸顶安装的应设在主要通道中间;单元门门口地下车库出入口摄像机安装位置应考虑尽量避免逆光;

5、线缆敷设和终接标准化做法

信息箱:弱电接线、有线电视、网络信息共用一只智能箱的,箱底部距地0.3米水平暗敷,否则水平或垂直间距至少0.1米间距;室外安装设备箱需另考虑防水和散热;

管道井、地下车库内弱电设备箱及电源箱其箱体材料厚度需≥1MM,箱内所有设备均有序地安装在设备箱内,并固定在设备箱底板上,所有连接线均做好永久性标识,绑扎有序。

禁止强弱电共槽;线槽、线架上的线缆绑扎间距均匀,绑扎线扣整齐,松紧适宜,绑扎线头宜隐藏不露;

6、机房标准化做法:

机房基础地面应平整、光洁、不起尘,含水率不大于 8%,安装前应清扫干净,必要时,在其面上涂刷绝缘脂或油漆;抗静电地板的敷设完毕后,应进行清擦和打蜡,抗静电地板应无污渍,划痕等。

接地:机房内信号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单点连接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电源线路的各级浪涌保护器(SPD)应分别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电源 线路的前端,各接线端子应分别与配电箱内线路的同名端子相线连接;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与配电箱的保护接地线(PE)接地端子板连接,配电箱接地端子板应与所处防雷区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带有接线端子的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应采用压接;

带有接线柱的浪涌保护器采用线鼻子与接线柱连接

摘录5 线管敷设考虑问题点汇总

(一)小区管网的内容:

 小区管网品种繁多、数量庞大,具体包含:

 a、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管及水表、阀门井;

 2、消火栓给水管及水表、消火栓、水泵接合器、阀门井;

 3、消防喷淋给水管及水表、阀门井;

 4、绿化浇灌给水管及水表、阀门井;

 5、商业给水管及水表、阀门井;

 b、排水系统

 1、小区雨水排水管及排水检查井;

 2、小区污水排水管及排水检查井;

 3、绿化系统排水管及排水检查井;

 4、小区明沟、暗沟排水系统;

 5、地下室强排系统排水管;

 c、供电系统

 1、小区专变供电管群及电缆井;

 2、小区公变供电管群及电缆井;

 3、小区景观照明系统电缆及手孔井;

 d、燃气系统小区燃气管网及阀门井

 e、三网系统小区电话、电视、宽带系统管网;

 g、供热系统小区供暖室外管道及检查井

 h、小区弱电安防系统

 1、CCTV 监控系统电缆及手孔井;

 2、围墙对射监控系统电缆及手孔井;

 3、门禁及可视对讲系统电缆及手孔井;

 4、行车道闸系统电缆及手孔井;

 5、小区背景音乐系统电缆及手孔井;

 (二)根据上述管道控制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内部可控管网,它包含小区排水系统管网、小区给水系统(市政给水除外)、小区专变供电出线系统、小区弱电安防系统。该部分管网可与小区总图设计同时进行,并可根据随后的园林景观设计加以调整。

 第二类:部分可控管网,它包含市政室外给水管网、小区煤气管网、小区总高压进线及公变供电管网、三网系统管网等。也即通常所说的外部市政水、电、气、三网等管网。该部分都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向相关部门申报。根据申报的时间不同、合同签订的时间不同,出图时间是不同的,有时会滞后整个小区管网设计完成时间很多。同时这些部门的规定也在不断变化,而且管道的施工和管理均由相应部门完成。因此第二类管道把控难度较大,必须在管网综合实施时加以重点关注。

 (三)各阶段管网设计要求

 1、各专业管网施工图阶段:

 第一类管线:首先设计出各类管线的专业平面图,并注明所有主管、进户支管的走向、平面定位、标高、管沟尺寸、埋管数量、各类井(进户井、转换井、主井等等管线构筑物)的尺寸规格及做法。其次要明确各类管线市政接驳口的位

 置(安防智能化除外)。室外管线构筑物、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尽量避免设计在住户花园内、住宅单元入口处等主要公共地段,宜考虑设计在绿化带或硬质铺装上尽。给水需对与市政给水接口的水表大小标明。给水水表按生活、消防、商业(如小区有商业)、绿化、幼儿园学校(如小区有幼儿园学校)、办公等性质不同收费不同进行分开设置。

 第二类管线:根据小区规模初步给出各类管线大小,并结合小区外围市政情况给出市政管道在小区内的路由,按第一类管网要求设计。

 2、综合管网施工图阶段:

 根据各专业管网施工图及各管道间距规范要求确定管道关系及位置,给出初步设计图。室外综合管网平面图应包含电力、给水、雨污水排水、燃气、有线、电话、宽带、安防智能化、第二类管道路由及各管网构筑物位置。根据景观方案及景观审核意见结合景观方案、各专业管网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对综合管网进行调整,绘制综合管网施工图。室外综合管网施工平面图应包含所有管线平面位置(包含第二类管道路由)及各管网构筑物位置。本施工图设计需与景观及各专业管网多次沟通并结合现场实际尺寸才能完成。

 3、综合管网点位图阶段:

 根据综合管网施工图及景观方案完成综合管网点位图。点位图中注明各管线位置要求、管线所有构筑物位置及构筑物完成面标高要求。如是双层井盖,需对专业管网构筑物顶部给出标高要求。

 4、综合管网施工指引图阶段:

 根据综合管网施工图、综合管网施工图点位图及专业管网施工图结合现场实际空间和施工顺序安排对综合管网进行调整,完成综合管网施工指引图。施工

 指引图注明各管线平面位置、管线构筑物位置、放线参考点。对狭小空间需绘制管网布置剖面图。

 (四)设计要点

 1、雨/污水管线的优化设计

 1.1 小区雨/污水管在有地下车库时走地下车库顶板上的覆土层里,无地下车库时直埋到地下,车行道路上的市政雨/污水管应把雨/污水管网移到绿化带中,管线可以横向或斜向穿越小区道路,但检修井不允许设立在小区道路上,在有地下车库时注意车库顶板的标高对管道坡度的限制。

 1.2 检修井在设置时,除不应设置在小区道路外,还不应设置在住宅楼进门处,内庭院门口,住宅门口等主要出入口以及避开低洼处及不利于维修的位置。

 1.3 化粪池等有多个井盖的污水处理设施,应避开主要出入口、广场开阔区域,高处等,而应设置在避风、隐蔽处。减少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影响,以及减少管井对景观的负面效果。

 1.4 与其他专业管线的安全距离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规范。

  2、市政管线综合优化设计:

 2.1 为了保证市政管线的安全性和维护便利,同时为了避免道路上各种管线检修井对小区道路行车安全的危害,小区管线设计应先做平面及垂直剖面的管网综合,原则上各管线尽量不要敷设在道路下面,要求各管线应设置在人行道和绿化带下面。

 2.2 在排管时,雨水管必须安排到最靠近车行道路的地方,同时要求雨水、污水管尽量安排到人行道上,在地埋时,雨水\污水管在水平面最低处。

 2.3 给水、强电、弱电、燃气、热力管线在人行道排列不下时可安排到绿化区域。若是在前两个区域仍然排列不下时,给水、燃气管线可排列到车行道路区域, 彼此排管间距参照国家相关规范。

 2.4 强电和弱电管线不宜安排到道路同一侧,如必须安排到同一侧时,应尽量隔开一定距离,防止电磁干扰。

 2.5 高层小区给水、热力管线由于管道数量多,在排管时应排到建筑相对集中的一侧,避免大量管道翻越其他市政管道。

 3、市政管线与景观的配合优化设计:

 3.1 燃气调压箱、室外箱式变电站等箱体布置到绿化带中,景观设计时在不影响验收的情况下必须对箱体做弱化处理。

 3.2 尽量避免在道路上布置检修井盖,如必须布置时且为方形井盖时应注意必须和道路路沿石平行。

 3.3管网综合图应根据园林景观的要求局部调整,管线末端如雨水箅子、小区路灯等位置由园林景观设计定位。

 (五)管网设计审核要点分析

 室外管道从设计的难易程度进行排位,次序应为:排污一排雨一燃气一其它;施工、维修的难易程度次序应为:燃气一排污一排雨一其它。以重要性来考虑,管道谦让原则应为:易设计管让难设计管,易施工管让难施工管,次要管让重要管,临时管让永久管,电管让燃气管,有压(气压、液压、电压) 管让无压(污、雨) 管,非冻管让易冻管;雨污并行;电燃分离等。

 根据上述各阶段设计要求及难易程度不同,按设计阶段审核重点有所区别。

 1、各专业管网施工图

 重点审核各专业管线大小是否满足管辖范围内需求、是否过大不经济、进户

 管数量是否有遗漏、与进户管标高能否衔接、与市政接驳口标高、位置能否相符。在专业管网审核中要特别注意无压管--雨污排水管各段标高是否有差错、与化粪池的衔接是否会影响化粪池的埋深及顶部标高。

 其次审核各管线的位置及埋设深度,是否存在交叉冲突,在空间狭小的地方能否将所设计的管道布置下去。由于大多管道按规范都需埋深700 毫米,燃气埋深超过1000 毫米,有些设计人员在专业管网设计时仅仅考虑自身专业需求,各专业之间沟通很少,因此出现管网在同一个位置发生同高交叉冲突的概率是很高的,这方面尤其要引起注意,协调原则就是有压(气压、液压、电压) 管让无压(污、雨) 管,非冻管让易冻管;雨污并行;电燃分离;管道强度大的管让管道强度小的管等。对雨、污管出现的交叉冲突就需要考虑建雨水过度井。同时还需审核管网使用材料是否满足开发要求,各构筑物具体做法是否明确。总的来说专业管网施工图作为具体施工最根本的图纸,必须能满足施工深度要求。

 2、综合管网施工图

 综合管网施工图直接对管道及构筑物进行了综合定位,是指导各专业管网施工放线的依据。管线和构筑物的位置直接影响其后续景观的施工。因此审核重点应放在与景观的协调方面。

 首先按综合图管线位置与景观方案核对,管线及构筑物位置是否在景观小品如水池、庭廊、雕塑及广场等下面或发生冲突,管线大型构筑物顶部标高是否不符合景观要求。其次按专业管网图中管道埋深与景观方案核对,管线埋深是否过浅,影响景观种植。还需核实根据景观要求更改后,管线功能是否能满足要求。

  3. 住宅小区道路市政管线优化设计的原则

  3.1 原则上有条件的市政管网应避开小区车行道区域敷设,车行道路上避免设

 置各种管网的检修及功能井。

 3.2 在有地下车库的小区内,给水、强电、弱电管线应设置到地下车库,无法设置到车库的部分宜敷设到覆土层,以减少覆土层内市政管网敷设难度以及对小区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不能布置到地下室的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管线或者是无地下车库小区的管线,在设计时应布置到小区人行道或是绿化带下,可以穿越车行道路,但检修及功能井要设置在绿化带区域。

摘录6 地下线管敷设规范

摘录7  天然气管道:各种间距汇总

地下燃气管道:

一、埋深要求(路面至管顶):

1 、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1.0米

2 、埋在非车行道下时(含人行道),不得小于0.7米

3 、埋设在机动车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时,不得小于0.6米

4 、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9米

注: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可适当降低。

二、与地下其它管道之间的间距见表

表3 聚乙烯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m)

如受地形限制无法满足表3和表4时,经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表3和表4规定的净距均可适当缩小。

地上燃气管道:

室内燃气管道

一、设置要求:

1.燃气室内管道,不应敷设在易燃易爆的场所或仓库、配电间、变电室、电缆沟、烟道和风道等处。

2.当必须敷设在潮湿或有腐蚀性介质的场所时,必须采取特别防腐措施。

3.室内燃气管道应明管敷设,当建筑物或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时,可敷设在带有盖板和通风孔的管槽、管沟或建筑物的设备层、管道井及可拆卸的吊平板顶等处。明设时,管道应横平竖直,水平管应有0.003的坡度,分别坡向立管或灶具,不准发生倒坡和凹陷。

4.室内燃气管道坡度(不应小于0.003或不低于0.01)小口径坡向大口径,支管坡向干管,必要时设集水管集水(集水管可采用与管道口径相同的,长约300米的短管,下端加管塞,管道不得坡向燃气表,横向同口径管道应坡向集水管,高层建筑内的燃气管道应设置自动切断阀门,泄漏警报器和送风系统等的自动切断连锁装置,25层以上建筑宜设燃气泄漏集中监视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等安全设施。

5.与其他管道共同敷设时,其净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呈水平平行敷设时,净距一般不小于100毫米。

呈竖向平行敷设时,净距一般不小于50毫米,呈交叉敷设时,净距应不小于10毫米。

6.当穿越楼板时,应设置在套管中,套管的上端应高出楼板80-100毫米,下端应与楼板平齐。套管与煤气管之间的空隙应用沥青和油麻填实。

7.多只灶具并列设置时,分支管的间距不得小于900毫米。

8.室内燃气管道与墙面的净距:当管径小于25毫米,不少于30毫米,管径在25-50毫米时,不小于50毫米,管径大于50时,不小于70毫米。立管安装时,距墙角的垂直投影距离不小于300毫米,距水池不小于200毫米。燃气管道与电缆引入管的进线箱水平距离不小于30厘米;与明装或暗装电线的水平间距均不小于10厘米;与明装或墙内的闸箱、表盘、接线盒的水平间距不小于10厘米。与明装或有暗装电线交叉净距不小于3厘米;禁止在装有电缆的总沟道内敷设燃气管道。

9.室内燃气管道阀门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燃气表前、用气设备和燃烧器前、点火器和测压点前、放散管前、燃气引入管上。

四、水平支管

通过水平支管,立管中的燃气分流到各厨房,其管径一般为15-20毫米,用三通与立管相连,水平支管距厨房地面不低于1.8米,上面装有燃气表及表前阀门。每根水平支管两端应设托钩。水平管除两端设托钩外,管径≤25毫米时,每2米增设一个,管径为30-100毫米时,每3米增设一个,管道弯头附近和长度超过1米的接灶水平管上应增设一个。

五、下垂管

水平支管与灶具之间的一段垂直管线叫下垂管。其管径为15毫米,灶前下垂管上至少设一个管卡,若下垂管上装有燃气管嘴时,可设两个卡子。

六、燃气表装置的设计原则

1.设置部位,应尽量靠近干、支管,要便于施工、维修、调表和抄表,并需进出方便。

2.大型燃气表在室内时,应选择通风良好之处或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装在室外应采取保护措施。

3.在下列场所严禁装置燃气表:卧室、浴、暗、更衣室及厕所内、易燃燃爆品堆积处,机要室和人员不便以及不宜进入的场所,有腐蚀性、气、液体、潮湿及有放射性超出安全量的场所有碍于工作的场所,电气电表间、地下室、锅炉房低于5摄氏度或经常高于40摄氏度的场所。

4.对于采用硬镶及铅管镶接的燃气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燃气表挂装时,其表底高度应高出室内地坪1.8米,高低的允许幅度分别为200和100毫米,3米3/时以上的表底设计铁架支撑。家庭用燃气表挂装于同一侧墙面时,表与表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100毫米,呈直角挂装于两侧墙面时,两表内侧离墙距离应不小于700毫米。煤气表与炒菜灶、大锅灶等灶具间的水平净距应不小于1.0米。燃气表与正在使用的烟囱间的水平净距应不小于1.0米。

5.安全距离:与电气刀闸开关、电表盘等电气设备净距离应在0.6米以上;与灶台板边缘的水平净距不小于0.3米,有的要超过0.5米以上,与煤火炉的垂直净距应保持1.0米,与相邻的燃气表的间距须保持0.15米;装在房间高度不小于2米的专用厨房内,,表底离地面应大于1.6米。表安装后要求横平竖直,不得歪斜或有掉下来的危险。表背面不得紧贴墙壁,应有0.1-0.3米的净距。当装在燃气灶具的上方时,其与燃气灶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0厘米。

6.表前阀额定流量在3米3/时以下的家用燃气其表前阀门采用接口式旋塞。

7.灶前阀用钢管与灶具硬连接时,可采用接口式旋塞。用胶管与灶具软连接时,可用单头或双头燃气旋塞(燃气嘴)。

8.隔断阀为了在较长的燃气管道上,能够分段检修,可在适当位置设隔断阀。在高层建筑的立管上,每隔六层应设置一个隔断阀,一般选用球阀,阀后应设有活接头。

七、燃气灶具安装部位要求

八、燃气热水器的安装

1.燃气表的出口装出三通,热水器前应装有阀门,阀后一般采用钢管与热水器连接。设置其的房间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房高不低于2.6米。热水器应设置在牢固的墙上,底部离地面不小于1.2米,应设有烟囱排除废气,或设置内外通风管。直接排气式热水器严禁安装在浴室内;烟道排气式热水器和平衡式热水器可安装在有效排烟的浴室内;安装烟道排气式热水器的房间,房门和墙的下部应设截面积不小于0.02立方米的面积,或在门与地面之间留有高度不小于30毫米的间隙,以便进风。

2.热水器与对面墙壁之间应有不小于1米的通道。

3.设置热水器的房间的高度应大于2.4米。

4.热水器的房间棉高度以其观火孔与人眼相齐为准,一般距地面1.2-1.5米。

5.热水器与燃气表、灶及电器设备水平净距不小于300毫米,其上部不应有电力明线,电器调设备和易燃物。

6.热水器的用气管管径不得小于热水器燃气进口直径。

九、调压站的安装与要求:

1.公称直径13-20毫米的管道,距墙净距10-15毫米,公称直径25-50毫米的管道距墙净距为20毫米,管道应坡向调压站内竖向管道。

2.调压站可设在道路边,街坊内、广场和绿化带等处。尽量避开城市繁华地段,远离明火。

3.调压器一般安装在地上单独的建筑物(调压室)或调压箱内。当环境许可时,可设置在露天。当受限制时,进口压力为中压可低压的调压可设置在地下单独的构筑物内,但需加强安全措施。

4.单独用户的专用调压器,当其进口的燃气压力为中压或低压时,可设置在与用气建筑物毗连的建筑物内。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并用防火墙与用气建筑物隔开等。

5.当中、低压调压器进口管道的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毫米时,可安装在用气房间的通风良好处。

6.在调压器燃气入口处宜安装过滤装置及清除杂质的装置。

7.调压器作用半径的确定:每只调压器所能供应的范围(供气面积);调压器在最低进口压力时的有效通过能力;在相邻调压器事故情况下扩大供气需要;调压器室和管道投资应是最低。

十、调压箱的设置:

1.落地式调压箱的箱底距地坪高度宜为30厘米,可嵌入外墙壁或置于庭院的台上;调压箱的安全放散管管口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4米。

2.悬挂式调压箱的箱虑地坪的高度宜为1.2-1.8米可安装在用气建筑物的外墙壁上或悬挂于专用的支架上。

3.调压箱到建筑物的门、窗或其他通向室内的孔槽的水平净距应不小于1米,且不得安装在建筑物的门、窗及平台的上、下方墙上。安装调压箱的墙体应为永久性的。

十一、阀门安装:

1. 穿越或跨越重要河流的燃气管道,在河流的两岸均应设置阀门。

2. 在高、中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在阀门两侧设置放散管。在燃气支管的起点处,应设置阀门。

3.室内燃气管道阀门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燃气表前、用气设备和燃烧器前、点火器和测压点前、放散管前、燃气引入管上。

十二、凝水缸的设置

1.凝水缸设置在管道坡向改变的转折最低处。

2.设置间距、视冷凝液量的多少而定,一般每200-300米设置一个,在出厂、出站管线上还需加密。

3.河底管道的凝水缸的井杆应伸至岸边,以便室期抽水。

十三、补偿器的设置(防止因湿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陷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管道位移,而引起的管道损坏)设置位置:设于过桥管,高层房屋室外燃气立管等处。

十四、当燃气燃烧设备与燃气管道为软管连接时,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家用燃气灶和实验室内的燃烧器,其连接软管的长度,不应超过2米,并不应有接口。

2.工业生产用的需要移动的燃气燃烧设备,其软管连接的长度不应超过30米,接口不应超过2个。

3.燃气用软管应采用耐油橡胶管。

4.软管与燃气管道、接头管、燃烧设备的连接处应采用压紧螺帽(锁母)或管卡固定。

5.软管不得穿墙、窗和门。

摘录8  管道间距规范整理

摘录9 输电线路各种间距汇总

输电线路与各类管线的距离要求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4.0.4 石油天然气站场与周围居住区、相邻厂矿企业、交通线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0.4的规定。火炬的防火距离应经辐射散热计算确定,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火炬的防火间距,尚不应小于表4.0.4的规定。

4.0.7 油气井与周围建(构)筑物、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表4.0.7的规定执行,自喷油井应在一、二、三、四级石油天然气站场围墙以外。

7.1.5 集输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平行敷设时,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道埋地敷设时,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7.1.5的规定。2 当管道地面敷设时,其间距不应小于本段最高杆塔高度。

        GB 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4.0.4 加油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汽油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4.0.4的规定。

4.0.5 加油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柴油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4.0.5的规定。

GB 50737-2011 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   

4.0.8 石油储备库与周围居民住宅、工矿企业、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4.0.8的规定。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4.3.12 埋地输气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杆(塔)和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宜复合下列规定:1 在开阔地区,埋地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杆(塔)基脚间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杆(塔)高;2 在路由受限地区,埋地管道与交流输电系统的各种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宜小于表4.3.12的规定。在采取故障屏蔽、接地、隔离等防护措施后,表4.3.12规定的距离可适当减小

4.3.13 地面敷设的输气管道与架空交流输电线路的距离应符合表4.3.13的规定。

4.5.2 线路截断阀(室)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形开阔、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防洪设防标准不应低于重现期25年一遇。线路截断阀(室)选址受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电力、通信线路杆(塔)的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再加3m。

GB 50253-2014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4.1.7 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平行敷设时,其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及《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的有关规定。管道与干扰防护源接地体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GB/T50698的有关规定。埋地输油管道与埋地电力电缆平行敷设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T21447的有关规定。

4.2.11 当埋地输油管道同其他埋地管道或金属构筑物交叉时,其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m,两条管道的交叉角不宜小于30°;管道与电力、通信电缆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

GB/T 21447-2008 钢制管道外腐蚀控制规程

7.2.3 埋地管道与架空送电线路的距离宜符合下列要求:a) 埋地管道与架空送电线路平行敷设时控制的最小距离宜按表11的规定执行。b) 一般情况下,交流电力系统的各种接地装置与埋地管道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表12的规定。c) 在埋地管道与架空送电线路的距离不能满足表11和表12的要求时或在路径受限地区,在采取隔离、屏蔽、接地等防护措施后,表11和表12规定的距离可适当减小,但最小水平距离应大于0.5m。

7.2.4 埋地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严禁有直埋敷设的电缆,埋地管道与直埋敷设电缆之间容许的最下距离应符合表13的要求。

GB/T 50698-2011 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5.1.5 埋地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距离宜符合下列规定:1 在开阔地区,埋地管道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杆塔基脚间控制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杆塔高度。2 在路径受限地区,埋地管道与交流输电系统的各种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表5.1.5的规定。在采取故障屏蔽、接地、隔离等防护措施后,表5.1.5规定的距离可适当减小。

5.1.6 管道与110kV及以上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交叉角度不宜小于55°。在不满足要求时,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道安全评估,结合防护措施,交叉角度可适当减小。

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6.3.3 地下人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3.3-1和表6.3.3-2的规定。

6.3.15 室外架空的燃气管道,可沿建筑物外墙或支柱敷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3 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空距离不应小于表6.3.15的规定。

6.5.12 高压储气罐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6 当高压储气罐罐区设置检修用集中放散装置时,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6.5.12-1的规定;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6.5.12-2的规定;放散管管口高度应高出距其25m内的建构筑物2m以上,且不得小于10m。

6.7.5 地下燃气管道与交流电力线接地体的净距不应小于表6.7.5的规定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3.8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区)与站外建筑物等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3.8的规定,与表4.3.8未规定的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

10.2.1架空电力线与甲乙类厂房(仓库),可燃材料堆垛,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最近水平距离应符合表10.2.1的规定。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与单罐容积大于200m³或总容积大于1000m³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10.2.2电力电缆不应和输送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可燃气体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13.0.11 输电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13.0.11的规定。

摘录10  给排水管道支架间距规范汇总

民建项目给排水管道支架间距规范要求如下:

室内排水轴测图

一、排水管道支架间距规范要求

室内给水轴测图

二、给水管道支架间距规范要求

以上截图来自《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三、民建项目常用管道外径与公称直径对照表

摘录11  给排水管道间距规范汇总

今天综合整理了《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三个规范中对于给排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间距的要求,大家可以在管线综合时根据三个规范综合考虑,确定管道间距。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注:净距指管外壁距离,管道交叉设套管时指套管外壁距离,直埋式热力管指保温管壳外壁距离;电力电缆在道路的东侧(南北方向的路)或南侧(东西方向的路);通信电缆在道路的西侧或北侧。均应在人行道下。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注:表列数字除注明者外,水平净距均指外壁净距,垂直净距系指下面管道的外顶与上面管道基础底间净距。采取充分措施(如结构措施)后,表列数字可以减小。与建筑物水平净距,管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不宜小于2.5m,管道埋深深于建筑物基础时,按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3.0m。

摘录12  精美现场图片展示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01 综合管线布置 02 利用梁内空间原则穿梁套管厚度与梁相同,其套管管径比所穿管道大于两级径号。管道安装充分利用梁内空间,避免与其他管道冲突,保持管路通畅,满足层高要求。 03 先大后小原则多系统综合管路排布有序充分利用管道布置先大后小原则有序整齐排布GB50242 第4.1.3条: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应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当镀锌钢管采用焊接连接时,应在焊接处应做二次镀锌处理。 04 垂直面管道排列原则地下室、设备层复杂管线的布置:电气类桥架(母线)在上方敷设,水管类管线在下部敷设;灯具与喷头在最低处分布,保证整体效果。电缆线槽于其他管路上方安装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管道排布规范美观、支架间距合理、管面干净油漆光亮以系统划分,空调管道在消防管道下方排布,管道垂直交叉,管道垂直和左右间距合理 05 管道合理间距原则满足最小间距后进行密集管道的综合布置,整齐美观。综合布置时需考虑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离墙壁的距离,最小有100mm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布置时还要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空调主机房有组织排水,排水顺畅不积水,设置规范。风管布局合理、支架间隔规范、保温贴实平整美观 06 综合管线的避让原则电管、风管、水管依序排布安装。在管道分层综合布置时,通常自上而下应为电管、风管、水管,先考虑风管的标高和走向,也要考虑大口径水管的布置,避免多次交叉,以免产生气阻、喘震、水击等问题。交叉时进行合理避让。压力管道让无压管,共用支架,完美解决特殊位置的安装问题。污水、废水、雨水、空调冷凝水等管道属于重力流管道,排放杂质多,容易堵塞,要力求水平管线短,避免过多转弯,管线交叉时将重力流管道对标高的要求作为首要条件予以满足。摘录13 电缆穿管规范要求

篇一:电力电缆穿管及桥架施工规范

电线电缆穿管及桥架施工规范

根据04DX101-1建筑电气常用数据图集:

1、电线电缆穿管保护敷设及在线槽内敷设:

2、线槽内允许容纳电缆根数:

3、电线电缆外径与面积的关系:

4、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的最小近距:

5、电力电缆穿管最小管径:

篇二:电缆敷设规范

电缆敷设规范

(Ⅰ)一般规定

第5.6.1条选择电缆路径时,应按下列要求:

一、应使电缆不易受到机械、振动、化学、地下电流、水锈蚀、热影响、蜂蚁和鼠害等各种损伤;

二、便于维护;

三、避开场地规划中的施工用地或建设用地;四、电缆路径较短。

第5.6.2条对于露天敷设的电缆,尤其是有塑料或橡胶外护层的电缆,应避免日光长时间的直晒,必要时应加装遮阳罩或采用耐日照的电缆。

第5.6.3条电缆在屋内、电缆沟、电缆隧道和竖井内明敷时,不应采用黄麻或其它易延燃的外保护层。

第5.6.4条电缆不应在有易燃、易爆及可燃的气体管道或液体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在这类隧道内敷设电缆时,必须采取防爆、防火的措施。第5.6.5条电缆不宜在有热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电力电缆,当需要敷设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第5.6.6条支承电缆的构架,采用钢制材料时,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在有较严重腐蚀的环境中,应采取相适应的防腐措施。

第5.6.7条电缆的长度,宜在进户处、接头、电缆头处或地沟及隧道中留有一定余量。

(Ⅱ)电缆在室内敷设

第5.6.8条无铠装的电缆在屋内明敷,当水平敷设时,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当垂直敷设时,其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有防止电缆机械损伤的措施;当明敷在配电室、电机室、设备层等专用房间内时,不受此限制

第5.6.9条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当在桥架、托盘和线槽内敷设时,不受此限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

第5.6.10条架空明敷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m;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1m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当其净距小于或等于0.5m时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以及由该段两端向外延伸不小于0.5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第5.6.11条钢索上电缆布线吊装时,电力电缆固定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0.75m;控制电缆固定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0.6m。

第5.6.12条电缆在屋内埋地穿管敷设时,或电缆通过墙、楼板穿管时,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第5.6.13条桥架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5m。

第5.6.14条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电缆总截面面积与桥架横断面面积之比,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第5.6.15条电缆明敷时,其电缆固定部位应符合表5.6.15的规定。表5.6.15电缆的固定部位

第5.6.16条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点和终点。

(Ⅲ)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

第5.6.17条电缆在电缆沟和隧道内敷设时,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6.17的规定。

表5.6.17电缆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的最小净距(m)

第5.6.18条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排水沟的坡度不应小于0.5%,并应设集水坑;积水可经集水坑用泵排出,当有条件时,积水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第5.6.19条在多层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应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在同一支架上的电缆可并列敷设。当两侧均有支架时,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

第5.6.20条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350m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500mm。

第5.6.21条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时,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5.6.21的规定。

第5.6.22条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处,以及在进入变电所处,应设带门的防火墙。防火门应装锁。电缆的穿墙处保护管两端应采用难燃材料封堵。表5.6.21电缆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最大间距(m)的地段。

第5.6.24条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

第5.6.25条电缆隧道内的净高不应低于1.9m。局部或与管道交叉处净高不宜小于1.4m。隧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有条件时宜采用自然通风。

第5.6.26条当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电缆隧道两端应设出口,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75m时,尚应增加出口。人孔井可作为出口,人孔井直径不应小于0.7m。

第5.6.27条电缆隧道内应设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当照明电压超过36V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第5.6.28条与隧道无关的管线不得穿过电缆隧道。电缆隧道和其它地下管线交叉时,应避免隧道局部下降。

(Ⅳ)电缆埋地敷设

第5.6.29条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沿同一路径敷设的电缆数量不宜超过8根。

第5.6.30条电缆在屋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转载于:www.XltkWJ.Com小龙文档网:电缆穿管规范要求)于700mm;当直埋在农田时,不应小于1m。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细砂层,其厚度宜为100mm,在细砂层应覆盖混凝土保护板等保护层,保护层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在寒冷地区,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不能深埋时,可增加细砂层的厚度,在电缆上方和下方各增加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

第5.6.31条电缆通过下列各地段应穿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一、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散水坡、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

二、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处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段;

三、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mm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地方。第5.6.32条埋地敷设的电缆之间及其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6.32的规定。

表5.6.32埋地敷设的电缆之间及其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最小净距(m)

注:

1、路灯电缆与道路灌木丛平行距离不限;

2、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段电缆穿管,加隔板保护或加隔热层保护后允许的最小净距;

3、电缆与铁路的最小净距不包括电气化铁路。

第5.6.33条电缆与建筑物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所穿保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100mm。

第5.6.34条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当采用电缆穿隔热水泥管保护时,其长度应伸出热力管沟两侧各2m;采用隔热保护层时,其长度应超过热力管沟和电缆两侧各1m。

第5.6.35条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路基1m。

第5.6.36条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盒下面必须垫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宜超出接头保护盒两端0.6~0.7m。

第5.6.37条电缆带坡度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根电缆并列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互相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1.5m。

第5.6.38条带坡度或垂直敷设油浸纸绝缘电缆时,最大允许高差应符合表5.6.38的规定。表5.6.38敷设电线最大允许高差

注:当油浸纸绝缘电缆敷设的高差超过要求时,可采用不滴流电缆或塑料绝缘电缆。

第5.6.39条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不应小于表5.6.39的规定。

注:

1、表中未说明者,包括铠装和无铠装电缆;

2、电力电缆中包括油浸纸绝缘电缆(不滴流电缆在内)和橡塑绝缘电缆,其它电缆指控制信号电缆等。

第5.6.40条电缆在拐弯、接头、终端和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装设明显的方位标志,直线段上应适当增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宜为150mm。

(Ⅴ)电缆在排管内敷设

第5.6.41条电缆在排管内的敷设,应采用塑料护套电缆或裸铠装电缆。第5.6.42条电缆排管应一次留足备用管孔数,但电缆数量不宜超过12根。当无法预计发展情况时,可留1~2个备用孔。

第5.6.43条地面上均匀荷载超过10t/m2时或排管通过铁路及遇有类似情况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排管受到机械损伤。

第5.6.44条排管孔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但穿电力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90mm;穿控制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75mm。第5.6.45条缆排管的敷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排管安装时,应有倾向人孔井侧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并在人孔井内设集水坑,以便集中排水;

二、排管顶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时不应小于0.5m;三、排管沟底部应垫平夯实,并应铺设厚度不小于60mm的混凝土垫层。第5.6.46条排管可采用混凝土管、陶土管或塑料管。

第5.6.47条在转角、分支或变更敷设方式改为直埋或电缆沟敷设时,应设电缆人孔井。在直线段上,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缆人孔井,人孔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

第5.6.48条电缆人孔井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8m,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0.7m

篇三:电缆穿管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穿管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J060105-2004)

1使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塑料控制电缆,矿物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穿管敷设工程。

2施工准备

2.1原材料、半成品的要求

2.1.1型号规格及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合格证。矿用橡套软电缆、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额定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需“CCC”认证标志。

2.1.2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褶和扭曲现象。橡套、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电缆的其他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示牌、油漆、酒精、汽油、硬酸脂、白布带、电缆头附件等均应符合要求。

2.1.5电缆出厂检验报告符合标准。

2.2主要工机具

敷设电缆机具见表

2.2.2,根据需要选用需要的工具。

2.3作业条件

2.3.1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3.2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3.3电缆导管已敷设完毕,并验收合格。

2.4作业人员

主要施工人员:电工。经过培训、考核有经验的人员持证上岗。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3.2操作工艺

3.2.1检查管道

(1)金属导管严禁熔焊连接;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应采用防爆活结头,其结合面应紧密。管口平整光滑,无毛刺。

(2)检查管道内是否有杂物,可在敷设电缆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

3.2.2试牵引:经过检查后的管道,可用一段(长约5m)的同样电缆作模拟牵引,然后观察电缆表面,检查磨损是否属于许可范围。

3.2.3敷设电缆:

(1)将电缆盘放在电缆入孔井口的外边,先用安装有电缆牵引头并涂有电缆润滑油的钢丝绳与电缆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电缆管道,拖拉电缆力量要均匀,检查电缆牵引过程中有无卡阻现象,如张力过大,应查明原因,问题解决后,继续牵引电缆。

(2)电力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管孔内。同一管孔内可穿入3根控制电缆。(3)三相或单相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3.2.4电缆人孔井:电缆在管道内敷设时,为了抽拉电缆或做电缆连接,电缆管分支、拐弯处,均需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设置电缆人手孔井,电缆人手孔井的距离,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一般在直线部分每隔50~100m设置一个。

3.2.5防火措施:敷设电缆电缆管,在穿越防火分区处按设计要求的位置,有防火阻隔措施。3.2.6电缆挂标志牌:

(1)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2)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及起始位置。(3)沿电缆管道敷设的电缆在其两端、人手孔井内应挂标志牌。4质量标准4.1主控项目

4.1.1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1.2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4.1.3爆炸危险环境的电缆额定电压不得低于750v,且必须穿于钢导管内。

4.2一般项目

4.2.1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2.4.2中规定

注:

D为电缆外径。

4.2.2电缆敷设在穿越不同防火区的电缆管道处,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断措施。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2.3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3特殊工序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4.4质量记录

4.4.1电缆产品合格证和“CCC”认证标志。

4.4.2电缆遥测记录或耐压试验记录。

4.4.3各种金属型钢材质证明、合格证。

4.4.4自互检记录。

4.4.5工序交接记录。

4.4.6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0.1电缆穿管前,要先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不应有毛刺。

5.0.2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规定。

6成品保护

6.0.1电缆及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要求系指保管期限在一年以内者;允许长期保管时,应遵守设备保管专门规定。

6.0.2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用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禁止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平放储存。

6.0.3运输及滚动电缆盘前,必须检查电缆盘的牢固性。

6.0.4电缆及附件如不及时安装,应按下述要求储存:

1)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盘上应标明型号、规格、电压、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否则盘下应加垫),易于排水;橡胶套电缆应有防日晒措施。

2)电缆附件与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置于干燥的室内。

6.0.5电缆在保管期间,应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木盘应完整,标志应齐全,封端应严密,铠装应无锈蚀。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7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7.1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辨识。

7.2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辨识

摘录14  实际案例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管线综合深化主要是在土建、机电整合模型上对机电系统进行复核与优化的过程,此过程主要包括制定管线排布方案、管线平铺、管线标高及坡度调整、管线碰撞调整、管井深化、机房深化、支吊架深化、成本优化,期间充分综合考虑施工空间、设备安装空间、后期检修空间、装饰预留空间、美观、经济等因素、避免造成返工或者拆改,所以在机电管线深化前,制定一个可行性高的机电深化方案在整个BIM深化设计中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后续深化的基础,也是保证BIM应用能落地的关键环节。

一 项目概况及特点

兴旺科技总部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3590㎡,分为A塔(30层、120米)、B塔(23层、100米)、裙楼(3层)及两层地下室,其中地下室建筑面 28130.96㎡;A塔建筑面积 50138.59㎡(1-4层为商业,5-9、11-21层为办公,10、22层为避难层,23-30层为酒店),A塔中商业与酒店为毛坯交付、办公精装;B 塔建筑面积31857.61㎡(其中1层商业、2-19层为LOFT公寓、20-23层为平层公寓),B塔除公区外毛坯交付;裙楼为商业建筑面积:4867.70㎡。

项目定位为创优工程、鲁班奖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机电管线众多,设备管线密集,净高要求高,各专业管线交叉施工难度大。地下一层按层高整体分为两个区间,高区层高5.5m,低区层高3.9m,最大梁尺寸1.0m,如下图所示。

△地下室一层结构空间分布图

二 BIM一次机电管综深化方案思路

01

了解项目数据

首先理一遍整个系统熟读机电各专业设计说明,了解各专业管线排布及走向,路由是否可以优化、水暖电管线最大尺寸、进户管道位置、管道管径等,譬如设计有几台泵几台风机、泵的扬程流量是多少、泵房在什么位置、设计说明有没有标注多大管径对应的喷淋头数量,如果没有,翻出规范,对照规范进行下一步作业等等。

了解项目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危险等级是多少,有几个防火、防烟分区以及挡烟垂壁高度、地下室的结构形式(有梁、无梁、密肋梁)、有无找坡、降板区、层高、梁高、防火卷帘尺寸(单侧包厢、双侧包厢)等因素。本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结构建模精度不够,加腋区没有建模,管线优化的时候没考虑进去,由于加腋区有个斜面存在,导致下方的管道支吊架施工带来极大的麻烦,最终管线需要重新优化。如下图所示。

△加腋区有个斜面

02

明确各区域净高要求

地下室层高3.6m,车位净空一般不低于2.2m,车道不低于2.4m;

地下室层高5.4m,车位和车道净空一般不低于2.4m;如果有双层车位净空一般不低于3.6m;如下图所示,本项目地下优化完成后净空约2.4m,满足要求。

△低区地下室净高分析图

03

管综优化起始点选择

地下室可以按照防火分区来制定每个防火分区的管线排布方案,同一个防火分区内部的的管线排布方式尽量一致;

一般从管井、强弱电井、风井等处管线比较密集的地方开始优化,结合这个防火分区内X向和Y向结构梁的整体分布,选取梁截面尺寸最大且分布跨数较多来定位最上层管线的排布标高,如果最大截面尺寸梁只有一两跨,则考虑选择截面尺寸第二大的梁来定位最上层管线标高。本项目地下室一层有6个防火分区,其中A栋塔楼地下室区域管线最为密集,优先考虑从此区域开始优化。

△地下室一层防火分区平面图

04

净高分析和计算

净高层高梁板高度管线安装高度吊顶做法高度地面做法厚度安装误差

净高控制数据公式中各个数值确定如下:

层高和梁板高度,由项目设计本身决定;本项目地下室负一层梁板高度1000mm。

机电安装高度,需要通过该项目的机电管线排布方案来确定,水暖电电管线最大设计高度建议为风管500mm,消防水管150mm,桥架200mm,并注意管线保温层的厚度。比如本项目地下室低区(层高3.9m,最大梁1.0m,且分布较多)机电安装高度控制在400mm以内(包括支吊架高度)。

吊顶做法,当吊顶无造型时,吊顶高度考虑180mm(灯具高度165mm+散热器及安装高度15mm);当装饰吊顶有造型时,吊顶高度根据装饰造型确定,建议不超过300mm。本项目除A栋塔楼地下室区域侯梯厅有装饰吊顶,其他区域无吊顶。

地面做法,地面装饰做法建议高度考虑60mm(面材20mm,干铺水泥砂浆找平40mm)根据建筑及装饰图纸确定,本项目地面做法厚度与项目部工程师确认后按100mm考虑。

安装误差,建议考虑50mm。我们在实施的时候现场发现梁存在偏差2cm~3cm;所以给最上层管道的标高定位一定要预留出相应的安装空间,以DN150镀锌管(外径168mm)的喷淋主管为例,一般是管中距梁底100mm安装,如果这时候梁底偏差2~3cm,这个管线可能就装不了,喷淋管一般是安装在最上层,如果喷淋管标高要调整,将会导致其他专业的管线都要调整,工作量很大,相当于重新调一遍管综,所以要给业主或者甲方提前打预防针,注意并核实这些问题,能够让BIM应用切切实实落地。

△净高分析计算示意图

05

拟定管线排布方案

管线排布方案拟定需要考虑成本、净高、美观、安装检修空间等因素。一般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方式确定:

项目委托方有自己的管线排布方案,已明确各专业管线标高,BIM机电工程师依据项目委托方管线排布方案、结合项目数据和净高,复核排布方案,针对有疑义的区域与项目委托方进行双向确认达成一致。

项目委托方没有管线排布方案,BIM机电工程师根据了解到的项目数据和净高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对各区域净高进行反复推敲校核,拟定相应管线排布方案,并与项目委托方进行双向确认,避免造成生产事故。

管线排布方案在与项目委托方确认达成一致后,BIM机电专业负责人第一时间在项目实施团队内公布,以保证项目各区域管线排布原则一致,避免BIM机电工程师出现不同的排布思路。如下图所示,经过BIM机电工程师反复调整推敲,并与甲方确认后达成的管线排布方案。

△A栋地下室高区(层高5.5m)管线竖向排布方案

△地下室低区(层高3.9m)管线竖向排布方案

06

管线平铺及路由优化调整

管线排布方案在与项目委托方确认达成一致后,BIM机电工程师需根据上、中、下层的管线分布和管线间距控制原则在管综模型中进行管线平铺调整及管线路由优化调整;

在平铺调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管道之间留有检修、电缆放线的空间。另一方面要注意管线与墙柱、门窗、洞口等土建构件的间距;水暖电各专业间管线间距。一般管道距墙、柱以及管道之间的净间距应不小于100mm。管线平铺要整齐、美观(尤其是业主或者甲方重点关注区域);复杂区域管线多,空间狭小时,可考虑管线多层排布。

要注意喷淋管的排布,建议把喷淋管单独排在一个标高(一般可考虑排在最上层),因为喷淋支管很多,容易与其他专业碰撞导致翻弯很多,影响美观,也增加成本。

△管线平铺优化前

△管线平铺优化后

BIM机电工程师综合管线优化过程中,管线的优化严格遵循设计、施工规范,预留安装、检修空间,确保BIM模型符合现场安装要求。另外最好抽出一定时间下到实际的现场中去查看,根据现场反馈调整,把制作好的模型和现场相校核。如下图所示,现场管线安装实施照片与BIM优化模型的对比校核,由于本项目地下室机电安装队伍刚进场施工,现在管线只安装了小部分。

△管线优化模型

△现场施工照片

三 BIM实施应用总结

01

基于BIM技术的机管线深化设计能更直观、明了、高效、精确地帮助我们对各专业设计进行协调优化,摆脱传统二维设计方式的羁绊,减少因技术错误或图纸理解错误带来的问题,提高深化设计效率,减少施工返工、财力物力浪费等现象。

02

本项目BIM技术实施初始制定了《BIM技术实施方案》,对项目一次机电深化、专项深化、二次机电深化及各区域净高分布进行了详细规划,为后期BIM落地应用及工程创优提供了有力保障。

03

BIM机电工程师需与业主、现场工程师进行积极沟通协调,在工程重难点部位施工前利用BIM模型召开协调会议,各方负责人及时了解预装情况,大幅度减少了现场协调。

专注机电安装知识分享,欢迎关注加入我们!

来源网络整理,转载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之用,所述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阅读原文留言,是对我们最大支持

点个右下角在看,以示鼓励~